陵川平城后周碑位于平城镇北召村,碑首刻有“乐氏二神仙圣德之碑”字样,周边村民俗称“后周碑”。
经过多次实地考察此碑,并查阅相关典籍资料,发现此碑是陵川最早有文字记载的碑刻,所在位置的“二圣庙”是上党地区最早的“二仙庙”,对陵川县的历史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期待更多权威专家学者作深入研究,有更多新发现。
一、基本情况
此碑现存于北召村苏家湾自然村庙洼之山坡上,正面朝南。据当地村民回忆,在碑后原建有“二圣庙”,由于水灾而损毁,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还有残存建筑和旧砖、古瓦,现地面建筑已全部消失。
据碑文记载,勒石于五代十国时期后周显德三年(公元956年),距今1062年。碑螭首龟跌,碑座埋于地下。碑首身一体,通高270cm(其中碑首高80cm,碑身高190cm),碑厚33cm。碑首正面刻有“乐氏二神仙圣德之碑”文字,碑首背面刻有“大周皇帝千秋万岁记”文字。
碑文记录了乐氏二仙的传说故事,并极力为后周皇帝歌功颂德。全文2600余字,楷体竖书,赵如道撰,字迹基本清晰。碑首、碑身、碑座均为优质青石材质,尽管已过去1000余年,但损毁程度不大,石刻图案及文字基本保存完好。尤其是碑首两边的各三条龙形石雕,雕工精细、栩栩如生。
二、碑刻拓本文献收录情况
此碑拓本或碑文目前被三本文献资料所收录:
一为1989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八册之北朝,书中称为“二圣庙碑”,有碑身正面拓片,无碑文,现收藏于首都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
二为2013年三晋出版社出版的《三晋石刻大全·晋城市陵川县卷》,卷内有照片及碑文,无拓片,在全国公开发行;
三为2003年由陵川县平城镇志编撰委员会编撰的《平城镇志》卷内436页,有碑文,无拓片,为地方志。
三、历史文化价值
后周碑距今有一千多年历史,碑文用大量的文字记载了二仙的传说故事,实际上是目前已发现的上党地区最早记录“乐氏二仙”的石刻,这对陵川乃至整个上党地区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后周碑有重要研究价值
1.对研究陵川后周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是碑文记述了后周时期发生的一次有名的“高平战役”,碑文记载“甲寅岁长平陷掳,积尸遍地如山,不异牧野交锋,白刃耀而血流漂□,生擒十万,活捉五千”。经查阅相关资料,后周高平之战是历史上的有名战役,指的是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甲寅年),北汉、契丹联军与后周在泽州高平城(今晋城高平市)一带进行的一次关键性战役。
此战中,后周初战不利,柴荣冒着矢石亲临战场,终于扭转战局,最后以后周的大获全胜而告终,中原王朝从此由弱转强。此后,周世宗选贤任能、南征北战、扫平割据,为以后北宋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而公元954年,就为甲寅年,这与历史上的高平之战时间是相吻合的。
2.对陵川行政区划及村名来历有重要研究价值
后周碑碑文记载此碑为“陵川县龙川、普安、鸡鸣等三乡共造”。关于龙川、普安、鸡鸣三乡的管辖区域,在对照后周碑前后碑文的基础上,经笔者实地考察陵川有关庙宇碑刻,并查阅有关资料,并加以推测,笔者认为普安乡应该为平城三街、北召、义汉、六泉乡廖池村及周边区域,鸡鸣乡应该为崇文镇西溪及附近区域。先说普安乡,一是碑后有“普安乡平城批书靳審”,碑前有“普安乡批书靳審 、录事赵威”、“三乡道首靳審”、“维邹道首靳審”等文字,且在碑后“普安乡平城批书靳審”文字之后,紧跟有“和村(今平城和村)、秦寨(今平城义汉)、北赵(今平城北召)、南赵(今平城南召)、三教(今平城杨寨)”等平城周边的村名。据此分析,普安乡应为平城及北召、秦寨、南召、杨寨等周边区域,且平城为普安乡所在地;“靳 審"在碑文中共出出现四次,且文中称其为“三乡道首”,故“靳 審"是重修“二圣庙”的关键人物,作为是普安乡的负责人,是重修“二圣庙”的重要组织者。
3.后周碑不仅记载有靳審,还有其它靳家功德记录。对研究陵川以及上党地区靳氏尤其是平城靳氏人口、靳氏迁徙历史有重大意义。
笔者曾收集多方上党靳氏墓志铭,其中一晚唐靳氏墓主儿子名靳審,从时间上看前后相差50年不到,是否一人,有待考证。
上党地区最早靳氏记录
公元前262年,秦拔野王。
韩恐,使阳成君入谢于秦,请效上党之地以为和。命韩阳告上党之守靳黈曰:“秦起二军以临韩,韩不能有。今王令韩兴兵以上党入和与秦,使阳言之太守,太守其效之。”靳黈曰:“人有言:挈瓶之知,不失守器。王则有令,而臣太守,虽王与子,亦其猜焉。臣请悉发守以应秦,若不能卒,则死之。”
靳黈是历史上记载的第二位伟大靳氏。
陵川县除了平城后周靳氏记录,金代以前所建的白玉宫,金大安至崇庆年间重修,明以及民国时期均有重修,历代重修中均有数位郊底靳氏功德记载。
黎城县,山西长治市辖县,古称黎侯国,太行山革命老区,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是山西省“东大门”,素有“三省通衢”之称。
靳家街村地处平川,位于县城北2.5公里处。清康熙《黎城县志》记为“靳家嘴”。据传,此名可能系靳家街的别名。清光绪《黎城县续志》载:“靳家街”。北魏太武帝始光至太延间(424-439),靳姓与宇文姓各居一巷,称靳家街、宇家街。北魏太平真君年间(440-450)宇文氏北迁,宇家街一名泯而不传。而靳家街沿用至今。
黎城元延佑二年功德碑诸多靳氏记录
《阳城县志》中记载芹池寿圣寺一块造像碑于民国年间被盗卖。万幸,长沙一位朋友在国外图书馆找到拓片,使我们得幸看到其造像功德主:泰宁郡郡丞 靳洪标 邑人 靳延和。
北魏孝昌(公元525年——528年)中,端氏县西部置泰宁郡,领东永安、西河(山西沁水县西)、西获泽(山西阳城县西)、高延(山西沁水县境)四县,属建州。东魏因之,北齐天保七年废泰宁郡。
河南焦作东王封元太医靳德茂家族于金泰和年间由绛郡迁徙,途中曾驻留濩泽靳寨(今山西阳城)若干年,其祖父(或父辈)初葬于阳城,后由其儿子靳起迁灵于河内。而这块珍贵的古碑不仅是东王封祖籍见证碑,更是阳城金代靳氏见证碑、以及阳城靳氏与东王封靳氏血浓于水的亲情见证。
唐故靳府君墓铭并序
君讳隐儿,其先家世上党,后代□官宅於邺,今为安阳人也。昔魏有靳龙,位至河南尹;汉有靳洪,封为潞县侯。并首曜金蝉,腰拖鸣玉,具诸史册,此不烦云。
曾祖□,祖道,父□。并荃蕙共畹,骥騄相追,抱出仕之才,养闲居之志。君神资其粹,道授其精。生而英明,长而弘润。和光养粹,乘流齐物,翱翔寥廓,放浪人间。天乎运□而不留,人乎变化而俱尽。春秋卌九,以开元五年,正月廿二日,卒扵私第。即以其年,岁次丁巳,二月壬申,朔十一日壬午,扬飞旐驾,灵轜迁窆扵古龙山寺北五十步之平原,礼也!
乃勒铭云:茂族兴□居上党,灵□布乎!宅安阳命也运乎!将半百身不留乎!同电光有姉,㳤慎而真亮,携幼抚孤,悲復伤敢。勒兹铭於万古,与天地而齐长。
从靳隐儿墓志铭中知道上党靳氏,魏有靳龙,位至河南尹;汉有靳洪,封为潞县侯。唐以后更是江山代有才人出,最杰出者当属元代先后被授予资德大夫、中书右丞,议通政院事、荣禄大夫、大司徒、工部侍郎的靳德进;宋时陵川进士靳吉;元高平进士靳元宗;清代历任刑部陕西司主事、国史馆纂修、实录馆校官、刑部广西司员外郎、福建司郎中、秋审处总办、山东济东道尹、山东按察史、盐运史的靳会昌,明代奉训大夫隰川王府驸马靳守仕等。
高平东靳寨西靳寨村:长平之战时,赵军在此设寨。原名靳寨,因靳姓建村而名。后西边又建一村,分别称为东靳寨、西靳寨。
在高平庙宇中发现了大量的宋金元靳氏记录,《山西通志》记录高平元代进士靳元宗。其中令人印象最深的是《创修勅賜聖佛山崇明之寺記 》记录,该碑 勒石于宋淳化二年(991)辛卯年七月二十一日。现存高平市河西镇郭家庄崇明寺内。碑刻记载靳寨村施主:靳寨村邑人靳貴、靳進、靳旻、靳亮、靳彬、靳審、靳珣、靳羙。
故昭文馆大学士资徳大夫遥授中书右丞商议通政院事领太史院事靳公墓志铭:
赵孟頫
公讳德进,字仲和,姓靳氏,其先潞州人,后徙大名。祖考讳璇,妣朱氏。考讳祥,从事行省刘公府,佩金符,赠集贤大学士、通奉大夫、谥安靖。妣张氏,西河郡太夫人。公幼聪敏,服勤经训,迎刃而解。安靖公尝谓太夫人曰:“吾家世积善,未有显者,兴吾宗者,其在此子乎?”父殁,益自厉于学,尤精天文、象数。会诏太傅刘文贞公选司天官,属试补三式科管勾,故相张忠宣公荐之。世祖皇帝数召对,占筮有征,自是从车架上下两都,岁以为常。至元间擢司天少监,升司天监,转承直郎秘书少监,奉议大夫秘书监。时权臣用事,灾异数见,公乘间进言,推抑阴崇阳之理,辞甚剀切。世祖伐叛东北,以公从行,揆度日时,占候风云,刻期制胜,因言:“叛王惑妖言,致谋不轨,请置诸路阴阳教授,以训后学。”诏从之。继从成宗皇帝抚军沙漠,往来万里,朝夕进见,多陈民间利病,谓治国以得人为先,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为王道之本。迨正位储闱,首引左右前后,皆正人之义。且言“世祖居潜邸,延四方儒士,谘诹善道,故能致中统、至元之治。”上皆嘉纳。御极之初,特旨拜昭文馆大学士、中奉大夫、知太史院领司天台事。赐只孙衣冠金带。只孙者,路朝宴服也。一日上朝隆福宫,语及公忠亮,召锡(赐)金银,厩马。或议甓都城,公曰:“臣闻在德不在险,今民力凋敝,聚兴大役,臣愚未见其可。”议遂寝。至于加恩阙里,惠养老臣,赎饥民所鬻子女,多所裨益。尝侍上,玉音问:“卿母今年几?”公对曰:“臣母年几九十,饮食尚强。”特敕有司,加西河之封及安靖公赠谥,仍加公通奉大夫。先帝即位,公以疾丐闲,今上皇帝在春宫闻之,特升公资德大夫,遥授中书右丞、太史院使,馀如故。时驾在白海子,有旨趣召,既见,先帝谕公曰:“卿三朝旧臣,朕方倚用,力疾从行可也。”命商议通正(政)院事。至大四年三月(1311年),今上登极。四月十六日,公入见便殿,命公领太史院事。十九日,以疾卒于正寝。公生于癸丑六月十五日,享年五十有九。夫人秦氏(继室杨氏、锦氏,王氏)。子一人,道泰。女二人:长适忠显校尉、法物库副使高师善;次利璋,在室。子及次女皆锦出也。将以是月廿九日葬公于大都西山鲁郭先茔之兆,乃来请铭。公于孟頫(赵孟頫)一年之长,故孟頫兄事公。公领太史之日,见公于私第,置酒相款曲,送迎如平时,孰谓三日之别,遽为死诀也!呜呼哀哉!铭曰:昔在唐虞,钦若昊天。乃命羲和,历象是官。帝典所纪,莫斯为先。维安靖公,学于皇历。昭文嗣之,益精其术。实居圣元,羲和之职。服事四朝,秉心塞渊。每因天人,进尽谠言。乃陟丞疑,乃长昭文。出陪乘舆,入赞帷幄。从征辽海,侍巡朔漠。刻期制胜,恢我王略。列圣嘉之,锡便蕃。施及考妣,显被皇恩。安靖有言,果大其门。鲁郭之原,维公之宅。流庆后人,忠孝之泽。芒芒来世,尚视兹石。
谥文穆
子泰工部侍郎
靳德进传
靳德进,祖先潞州人,后迁大名。祖父靳璇,是儒生。父靳祥,曾以陵川郝温为师,兼善星历。金末兵乱,祥与母散失,母亲因悲泣而双目失明,祥后来找到母亲,用舌舐母眼,百日后复明,人称其孝。当时蕃帅有生杀之权,许多无辜的人,多由于祥而得免。祥去世后,朝廷赠集贤大学士,谥安靖。
德进有才干,幼读书,能通大义。父死后,更加刻苦自励,尤精于星历之学。世祖命太保刘秉忠选太史官属吏,德进因秉忠的推选,授为天文、星历、卜筮三科管勾。举凡日月交蚀,星体运行的位置,自然变化的六种现象相侵相克等等,所说的好事坏事总是可以应验。有时,因观天象的启发而对皇帝有所规谏,对元朝的统治很有好处,故累迁秘书监,掌司天事。
随从皇帝出征叛王乃颜,推算吉日良辰,一般都准确。诸将欲剿灭叛王之党,德进独持异议,他向皇帝说明上天有好生之德,要缓兵以待叛王投降。他又上奏说:“叛变之始,由于为妖言所迷惑,才谋图不轨的。宜搜集天下的术士,设阴阳教官以训之,每岁贡一个有成就的人。”皇帝采纳了他的话,并成为制度。
成宗以皇孙的身份在北边带兵,世祖遣使授与成宗以皇太子印,德进也在使者行列,凡攻战取胜,德进皆能先定日期,事后总得应验。有时也言事得失,使成宗得到教益。后来,成宗即位,德进又历陈世祖如何进贤纳谏,咨询治乱的原因等事情,成宗认为他说得有理,也采纳了。成宗还授他为昭文馆大学士,知太史院,领司天台事,赐金带宴服。
都城以荻草编成的草荐来遮盖仓库,有人要求代之以瓦,帝问德进,答道“:若此事办起来,物价必然上涨,人民的经济承受力会遇到大的困难,我不能认为这样是对的。”于是盖瓦的意见没有采纳。帝下令中书,自今以后,凡集议政事,必定要使德进参加。故德进的建议,多被采纳施行。不久,因为生病,德进要求休假。
仁宗还在东宫当太子的时候,特令中书给德进加官以挽留德进,恰好帝自上京还,召见德进于白海行宫,授德进以资德大夫、中书右丞、议通政院事。及仁宗即位(1312),命德进领太史院事。他力辞,仁宗不允,后因病去世。赠推诚赞治功臣、荣禄大夫、大司徒、柱国、魏国公,谥文穆。子道泰为工部侍郎。
从笔者发现的近二十余方上党靳氏墓志铭以及其它史志碑刻记录,靳黈、靳龙、靳洪、靳隐儿、靳德进、靳世昌等上党靳氏历史说明,上党地区靳氏从公元前262年长平之战起历史一脉相承。
来源:平城文化旅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下载族谱网APP,找到“圈子”加入姓氏圈